日韩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成人亚洲在线学生_国内91视频_亚洲午夜精品_亚洲a级精品_好姑娘西瓜在线观看免费

保定讀本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方志館 > 數字方志 > 地情文獻 > 保定讀本 > 正文

第六章 刻在記憶中的遺產 歷史悠久的南高洛音樂會

更新時間:2020-01-13 15:09:54點擊次數:334175次

淶水縣南高洛村以“音樂會”聞名四方,南高洛音樂會也稱“藍旗音樂會、北樂會、后山古樂會、華夏正聲”。經專家鑒定,南高洛音樂屬于古代祭祖(軒轅黃帝)和宮廷鼓吹樂遺存的活化石。其要素又有佛教音樂的成分,其歷史可上溯到漢代鼓吹樂、唐宋宮廷歌舞大曲。

南高洛音樂會樂隊的基本編制中,有調樂器為:管子、笛子、笙、云鑼,其中管子為最重要的領奏樂器。打擊樂器為:鼓、板(小鈸)、鐺子、鈸、鐃等,鼓在樂隊中起著指揮作用。

音樂會的器樂演奏被稱為武壇。武壇的純打擊樂演奏被稱為法器。武壇由笙、管、笛和打擊樂組成。音樂會的演奏形式分坐壇、行街兩種。坐壇演奏時,管樂器、云鑼樂手分坐在一個長桌的兩側,鼓、鈸、鐃等打擊樂器樂手坐在長桌的一端。行街演奏時,樂隊一般呈三路縱隊,順序大體是按會旗、云鑼、管樂、打擊樂的順序排列。其樂譜介于唐代“燕樂半字譜”和近代“工尺譜”之間,使用的樂器多為半調,部分需要定做或自做。

音樂會的唱念稱為文壇。文壇負責唱、誦、念、宣卷、統表等事宜,所唱念的寶卷與唐代寺院的“變文”有淵源關系。音樂會同時還是一個鄉村公益組織,其主持的活動主要有春節祈祥、后土朝拜、民間喪事等。

音樂會所演奏的樂曲風格端莊、古樸。其曲牌名可見于唐宋詞牌和元明戲曲曲牌。雖然不敢肯定今天這些曲目就是那些時代的原曲,但至少可以說明今天這些曲目與中國古代的樂曲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南高洛音樂會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英國音樂學家鐘思第多次到南高洛考察,撰寫了40多萬字的《萬善同歸》。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領導教授連續到該村跟蹤考察、調研,并在1996年將音樂會的全體演奏人員接到北京錄音。中央音樂學院、河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天津南開大學、香港大學、中國科學院和加拿大比西大學等多位教授來村考察、觀摩。

南高洛音樂會演奏的曲目對于探尋中國古代樂曲的原貌有著重要價值。當地政府計劃以通過學校教育、匯演、比賽等形式來傳承南高洛村音樂會,對現有民間音樂錄音、錄像、開展民俗音樂旅游等多種方式搶救、保護,并己成功把南高洛音樂會引入到《印象野三坡》大型舞蹈中,向中外游客展示“音樂活化石”的藝術魅力。

(編輯:保定方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年县| 淮滨县| 讷河市| 全南县| 达孜县| 疏附县| 宁国市| 彭州市| 稻城县| 江永县| 保定市| 衡阳县| 綦江县| 苍山县| 满城县| 饶阳县| 定陶县| 同心县| 漾濞| 北川| 呼图壁县| 甘肃省| 哈巴河县| 建阳市| 宁武县| 玉树县| 昌平区| 秦安县| 邹平县| 行唐县| 永福县| 秦皇岛市| 郓城县| 福海县| 广宗县| 牙克石市| 杭锦后旗| 巴青县| 白朗县| 墨江| 南和县|